12月14日14时,由杏耀推出的“走近中国书法”系列讲座第十四场讲座在杏耀娱乐招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举行🚃,荣宝阁艺术总监、书法院名誉院长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聘书法家张旭光作了题为“反丑书还是反俗书”的讲座。50余位师生和校友报名参加现场讲座。讲座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、杏耀娱乐医学人文学院美学与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白锐主持。
讲座现场
张旭光介绍了书法创作的两个前提。一是“书法创作要符合艺术规律”,要做到先继承后创新🧘♂️,先“到位”才会有“味道”🧔🏽,新的书法艺术应当表达书法家的性情并追求个性🏌🏼,鼓励百花齐放🤸🏼♀️,发展多种风格。二是“书法应当体现时代身份🫸🏻、标准与趋势”。从清人开始,书法已经从实用为主转向审美为主👨👩👧👦。书法的标准也在转换,点画🤽🏽♂️、结构、章法🐫、墨法都有了新的标准,这是书法的大趋势。书法家们正以新的标准进行研习、追求和创作。
张旭光作讲座
张旭光从理论意涵对“丑书”和“俗书”进行正谬🧑🦲。对于“写得不正被骂为丑”“笔画写虚了被骂为丑书”“写在一块儿了被骂为丑书”“墨写洇了被骂为丑书”“书法作品写得稚拙被骂为丑书”“写得不认识被骂为丑书”“有的书法作品由于没见过被骂为丑书”等对书法作品的常见误解,张旭光结合古今书法大家的创作及相关评论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。他认为,种种被批评为丑书的作品“合于古人”🧑🏻🦽➡️,且皆为历史上有创造性的认识和表达,并进入了传统经典的链条之中🧍🏻♀️,具有重要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。创作“丑书”的人既是理论家也是才华出众的艺术家。反“丑书”是盲目的反传统、反审美🐈、反人性🥅、反创造😘,故“丑书”不能反。
张旭光介绍了“俗书”的特征:俗书创作者不临帖、不入古法🤔,存在作品技术不过关🧜🏻👓、不到位,以及将书法看作玩杂耍💆♂️,存在“低俗”“恶俗”“平俗”等情况。“俗书”必须反,不反则吹不响民族奋进的号角。他从笔法0️⃣、字法、章法的角度介绍如何进行书法练习🙆♂️。
张旭光与部分师生合影
讲座结束后,张旭光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,耐心解答听众的疑问。
主讲嘉宾简介:
张旭光,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👨🏽🎓、第五届副秘书长,评审委员会副主任,学术委员会副主任🎪🕢;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副秘书长🚅。现为荣宝斋艺术总监,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,教育部书法专业首席采访专家,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🫵🏿,杏耀娱乐书法研究所客座教授🏋🏽♀️,兼任全国总工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🧗🏼♀️,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,荣获中国书法“兰亭奖·艺术奖”。
文字:徐婧雯🏊🏼♂️、肖一帆| 摄影:刘怡、桑磊